但是,这样的蛇妖毕竟是一个传说,却不如近几日爆出来的封印在琥珀里将近亿年的蛇琥珀来得真实。
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琥珀中包含的蛇化石,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物种,被命名为“缅甸晓蛇”。
缅甸晓蛇和对应的CT重建 摄影白明
这只保存下来只有4.75厘米的缅甸晓蛇宝宝,可能还未曾体验到自然世界的乐趣,刚刚破壳就被封印在琥珀里踏上漫长“时光之旅”。
直到现在,它才重见天日,也是无意间为古生物学工作者打开了窥探白垩纪蛇类世界的小窗口,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也算得上是“蛇家不幸学家幸”了!
琥珀里还能有蛇?
琥珀的形成原因,大家都知道,是由于树木因各种原因分泌的一部分树脂、树胶,滴落之后,被埋藏于地下经过几千万年的地质作用,完全石化就形成了琥珀。
而在滴落的过程中,粘性很大的树脂,经常会裹挟住其他的生物,比如蚊子、蚂蚁、苍蝇等各种虫子,这样的琥珀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珀。
但是虫珀的块头一般不大,能包裹住的多是一些小型的昆虫,大型昆虫即便遇到树脂,也较易挣脱逃生。真虫珀的内含物,大多只有几毫米,超过一厘米的已很少见了,而两厘米以上的更是稀有。
宝友有看发现哪部分是琥珀蛙吗?
像之前出现的琥珀蛙,已经是非常罕见了,这一次包含的蛇,更是巧合中的巧合。
一般来说,虫珀的价值要从虫子的稀少程度,大小、虫体的完整性、净度、颜色等角度综合考虑。
市面虫珀造假多
天然虫珀的形成几率是很低的,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虫珀,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“山寨品”。
琥珀展览上的虫珀局部放大照
我们应该如何辨别假虫珀:
1、看琥珀本身
造假的虫珀一般采用柯巴脂,赛璐璐和聚合树脂等材质来包裹虫子。
我们可以用乙醚来区别柯巴脂和琥珀,滴一滴乙醚在柯巴脂上,会留下粘粘的被腐蚀的痕迹,反之在琥珀上挥发后没有痕迹。
柯巴树脂做的假虫珀
当然,部分高明的作假者将琥珀切割开,精心地植入内含物,再巧妙地合上;或是在天然琥珀中挖出一个小孔,植入虫体后再用聚合树脂封灌,这样的赝品,可能连行家都会看走眼。
同时,由于人造的琥珀一般是没有天然琥珀中自然滴落往往会有的分界面,我们也可以观察这样的“流淌纹”来辅助判断。
有的宝友对虫珀稍微了解一点,就会问:虫子头部周围有吐的气泡,是不是就说明这是真的?
虫珀-雄性楔形甲虫
气泡确实是辨别人造的一个判断点,但是柯巴树脂仿琥珀,内部易出现大量气泡,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!
2、看虫子
当宝友们碰见虫子很大、又特别饱满鲜活的虫珀的话,如果价格还很便宜,先别高兴,反而需要提高警惕了。
假虫珀
一方面,内含物的大小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虫珀的价格,故而,内含物越大,虫珀的价格应该越高。
另一方面,虫珀的形成需要百万年的时光,还得经历地质运动等考验。内部的虫子或多或少会有脱水、组织分解的变化,色彩往往也不会过于鲜艳。
同时,一些虫体不自然、过于僵硬的也有可能是后天放置其中的;不过,挣扎状并非判断真假虫珀的唯一标准,还需要综合其他因素来判断。
至于判断虫子的品种和物种时间、看分界面等,对于非专业的人士而言,要求有点太高了,而且也不是绝对正确。
所以,如果真喜欢一块虫珀,还是好好的去看权威机构的证书吧。
文转载自网络,观点仅供学习参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!